以生命之名,推動香港竹棚向金屬腳手架轉型
當宏福苑的濃煙在新界大埔的天空漸散,94個逝去的生命卻永遠停在了2025年11月26日那個下午。作為在香港生活 […]
當宏福苑的濃煙在新界大埔的天空漸散,94個逝去的生命卻永遠停在了2025年11月26日那個下午。作為在香港生活 […]
隨著12月7日立法會選舉日期的臨近,香港社會各界的選舉氛圍日益濃厚。近日,香港僑界與香港西醫工會舉行了一場別開 […]
政府歡迎立法會今日通過《2024年公司(修訂)條例草案》,讓在香港成立的上市公司在特定規限下以庫存方式持有和處置購回的股份,並推動所有公司實行無紙化公司通訊。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兩項措施將有助提升香港作為國際商業和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他指,設立庫存股份制度符合國際做法,能讓上市公司包括在香港成立的公司持有回購股份,並出售或轉讓庫存股份,更靈活地管理資本。另一方面,建議的默示同意機制能推動無紙化公司通訊,有助提升公司的成本效益和營運效率。 修訂條例本月17日刊憲。為了讓公司有充足準備時間,新安排於修訂條例刊憲三個月後生效。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今日出席第17次立法會前廳交流會。他說,立法會議員認同發展旅遊業和推動銀色經濟對香港經濟非常重要,不但政府要出力,社會和立法會也要凝聚力量,才能做好這兩方面的工作。 卓永興今日連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應樺、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等出席前廳交流會,討論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發展旅遊熱點,以及促進銀色消費、銀色品質保證、銀色產業、銀色財務及保障安排、釋放銀色生產力等銀色經濟,也談到推動文藝創意產業、運動發展。 卓永興在會後會見傳媒時說,討論一如既往非常熱烈、互動活躍,議員就議題給予很多寶貴意見,政府在推動工作時會認真參考這些意見。他指出,政府認為前廳交流會的作用非常大,官員和議員可以在較為非正式的氛圍下坦誠討論,對於推進良政善治大有幫助。 前廳交流會每次舉行都會分開四至六組討論,卓永興留意到有意見認為,交流會的分組數目、人數比較多,不利交談,議員也希望立法會在設定議題方面參與更多。為令交流會討論更加深入、聚焦和暢順,下次前廳交流會開始實施優化安排。 新安排實行後,交流會會以兩個事務委員會為基礎分組進行,每組由相關局長和事務委員會主席聯合主持。在商訂討論議題方面,每組會由相關局長和事務委員會主席在會前協商,會後有關司局長和事務委員會主席會聯合會見傳媒,總結交流會的討論。 卓永興表示,新安排有效促進雙方交流,將更好發揮交流會的作用。
房屋委員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去年年底通過設立善用公屋資源獎勵計劃,並命名為舉報濫用公屋獎,今年1月15日實施。當房委會憑藉實名舉報人提供的資料成功向濫用公屋住戶發出遷出通知書,房委會會向參與計劃人士發出感謝狀,並給予最高3,000元現金獎勵。 任何能提供真實確切資料、令房屋署成功向濫用公屋單位人士發出遷出通知書的16歲或以上舉報人,皆符合參與資格,房委會或房屋署的直接僱員除外。舉報人士的身分會絕對保密,房委會/房屋署也不會向舉報人士透露調查的詳情及結果。 房委會指,由於舉報濫用公屋獎涉及現金奬勵,市民必須實名舉報,同時提出參與善用公屋資源獎勵計劃。參加計劃的人士須由專責人員初步評審及面見,以確保資料真確,其後會收到確認收悉舉報的通知。 對於在善用公屋資源獎勵計劃實施前已實名向房屋署舉報濫用公屋個案的舉報人,若調查於1月15日尚未完結,而署方查明個案屬實並於計劃實施後成功向濫用公屋住戶發出遷出通知書,則房屋署會詢問有關舉報人是否參與計劃。 有意參與計劃的人士可透過舉報郵柬、電子表格、舉報熱線、電郵、通知屋邨辦事處等方式舉報。 為免濫用,每宗可獲奬勵的舉報會由評審委員會審核。評審委員會由首長級人員擔任主席,並作出最終決定。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宣布,長洲包山嘉年華壓軸項目搶包山比賽5月5日舉行,2月17日接受報名,2月28日截止。 比賽分為訓練、選拔賽、決賽三個階段,年滿18歲、健康和體能良好者均可參加。名額200個,在長洲居住、就業或就讀的報名者優先。 參賽者需完成4月6日的攀包山架和防墮安全訓練,方可參加4月13日舉行的選拔賽。 選拔賽分初賽和複賽,初賽選拔24人,包括最少六名女參賽者;複賽選拔12人,包括最少三名女參賽者。 決賽5月5日晚上在長洲北帝廟遊樂場足球場舉行,12名選手需在指定時間內摘取包山上的平安包,各範圍的平安包分數有別,得分最高的男女健兒獲勝,而取得最多平安包者會獲「代代平安獎」。 市民報名前必須先登記成為SmartPLAY用戶,完成認證後,在2月17日至28日透過SmartPLAY系統網頁、流動應用程式或智能自助服務站遞交電子抽籤申請。 查詢可致電2852 3220康文署離島區康樂事務辦事處。
政府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包括放寬有關淨資產審查和計算的規定。優化措施3月1日生效。 在優化措施下,申請人只需證明在提出淨資產審查申請日期前六個月(優化前為兩年)的整段期間內,一直絕對實益擁有市值不少於3,000萬元淨值的淨資產或淨資本。在計算淨資產規定時,申請人與家庭成員共同擁有的淨資產或淨資本當中,由申請人絕對實益擁有的份額會獲考慮。 此外,透過申請人全資擁有的合資格私人公司的投資,將可計入計劃的合資格投資金額。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優化措施將鼓勵更多投資者參與計劃,也能與家族辦公室的稅務寬減制度產生協同效應,推動香港家族辦公室業務發展。當局力求為家族辦公室決策人來港落戶提供完善配套,進一步吸引全球資產擁有人,鞏固香港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樞紐的領先地位。 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去年3月1日推行,首十個月接獲逾800宗申請,已核實符合淨資產規定的申請733宗,已核實符合投資規定的申請240宗,預計可為香港帶來逾240億元投資金額。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政府公布,第四季度將招標出售一幅位於東涌的住宅用地,預計提供約745個單位。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本財政年度私樓土地供應未必達到年度目標,為當局可預見和認為合理的部署。 甯漢豪今日介紹1月至3月賣地計劃時說,該幅住宅用地位於東涌新市鎮擴展區106B,總樓面面積約37,200平方米。 她指出,該幅用地並非在本年度的賣地表中,但考慮到近日市場環境和持份者意見,加上最近港鐵成功推售一幅附近的用地,以及顧及此區公營房屋未來數年會陸續入伙,現時是合適時間推出該用地。 她說,東涌東站未來可提供交通配套,而在近日經濟環境下,當局聽到地產業界訴求,希望政府推出較簡單的用地,規模較小,不用進行太多土地平整和附帶興建政府設施的要求,此幅東涌第106B區用地正符合市場期望。 當局2023年9月曾為同一用地招標,但當時因標書未達底價而取消。甯漢豪說,這次重推用地是經過吸納市場意見,優化項目招標條款。 她指,上次招標時預計基建設施只可承載約400個單位,而單位平均面積較大,達90平方米,政府經檢視基建承載能力後,認為相關用地的單位量可增加至745個,單位平均面積可相應下調至50平方米,以回應市場意見,相信有助增加項目的回報率。 私營房屋土地方面,甯漢豪表示,市區重建局計劃本季推出山東街/地士道街的發展項目,預計提供約340個單位,而私人發展和重建項目方面,暫時預計有兩個項目會在本季完成地契修訂程序,共可提供13個單位。 計及以上各個土地來源,本年度第四季私人房屋土地供應預計可支持興建約1,100個單位。 計及本年度首三季供應,全年四個季度私人房屋土地供應預計共提供約8,340個單位。甯漢豪指,這是當局本年度供應目標的63%,數字尚未反映第四季度或有一些來自無須修訂地契個案的供應。 她續說,由於高息環境和地緣政治影響資金流向,遏抑本地資產市場,發展商在此期間投地較保守,即使近月利率下調,經濟情況好轉,她相信發展商仍要時間作部署,故此即使政府手上有地,本季仍以務實和審慎的做法推售土地,反映當局對土地供應有主導權。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徐曉霞今日共同主持粵港環保及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小組第六次會議,以視像會議形式審議兩地2024年的合作進展,並議定2025年的合作計劃。 過去一年,粵港就改善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質素、保護水環境、加強林業護理、海洋資源護理、應對氣候變化等繼續維持緊密合作。 改善空氣質素方面,粵港積極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空氣質素管理計劃,以及跟進各項污染防治措施的進度和成效。雙方未來會共同推進跨境貨車轉型至新能源車的示範項目,以及構建大灣區空氣質量健康指數。 海洋環境管理方面,截至去年11月底,海上垃圾通報警示系統就暴雨或海上重大環境事件啟動共56次,讓相關政府部門及時採取相應清理行動。 雙方會繼續推進和深化減緩、適應及應變氣候變化的交流合作和科學研究;共同探討監測海上垃圾及處理海上環境事故的技術和方法,並會擴闊區內城市在海洋環境管理方面的合作。 至於生態保育,兩地會繼續就林業及跨境生態廊道和濕地等自然保護區的建設、管理、保育、人員培訓、宣傳教育加強交流合作,也會推進港海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和海洋生態保育的工作。 另外,會上通過成立「無廢灣區」建設專題小組,粵港兩地會加強推動大灣區可回收物料的區域性循環利用,共同發展循環經濟。
就今日有報道指網上有「抽籤黨」收取費用,在牙科街症網上登記系統代他人抽籤,衞生署提醒市民慎防受騙。該署已加派人手協助有需要的市民登記和使用系統,強調有關系統公平公正,不存在「抽籤黨」代抽增加中籤機會。 衞生署表示,系統只接受實名登記,須填報個人資料,包括姓名和身份證明文件號碼,每人每日只限登記一次。電腦隨機抽籤絕不經人手,中籤後也不能轉讓,故此付費予他人代為登記,絕不能增加中籤機會。 衞生署提醒市民,切勿隨意披露個人資料,或在網上以報酬委託陌生人登記牙科街症,以免招致損失。如市民懷疑被報道所指的「抽籤黨」詐騙,應立即報警。 任何人士如需協助登記,可於早上8時30分至11時30分前往任何一間牙科街症服務診所,由職員協助進行登記,費用全免。 此外,衞生署已廣泛連繫地區網絡協助有需要人士網上登記牙科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