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寬停車場總樓面面積豁免安排

發展局公布實施經優化的私人發展項目停車場總樓面面積豁免安排及相關措施,容許地面不多於兩層停車場的總樓面面積獲全數豁免,並無須以興建部分停車場於地庫作為先決條件。

     

優化措施適用於私人發展項目的兩類停車場,分別為私人停車場(又稱附屬停車場),即為滿足發展項目住戶和訪客泊位需求而提供的停車場;以及公共停車場,即政府按當區泊位需要,要求發展商在項目內向公眾提供的泊位。

   

此外,地面第三層或以上的停車場不論屬私人或公共停車場,一律獲50%總樓面面積豁免,不再如過往般按私人停車場或公共停車場而有不同安排。

   

除以上改動,有關停車場總樓面面積豁免的其他安排將繼續生效,例如所有地庫停車場,不論屬私人或公共停車場,將繼續獲全數豁免總樓面面積等。

 

為配合優化措施的實施,政府會簡化審批地面停車場高度限制的城規程序,發展商如因為興建地面不多於兩層的停車場而提出規劃申請以便輕微放寬高度限制,大部分情況只需就用地提交視覺評估及簡單通風影響評估。

 

規劃署已檢視新發展區情況,當中大部分發展用地的高度限制均可容納兩層地面停車場。至於新發展區內餘下需要放寬高度限制的用地,政府明年會按城規程序主動作出申請。

 

優化措施於施政報告提出。由於地面停車場的建築成本較低,施工時間較短,有關舉措將有效降低建築成本和加快發展,公布以來獲業界歡迎。

 

優化安排詳情載於屋宇署已更新的《認可人士、註冊結構工程師及註冊岩土工程師作業備考APP-2》;以及地政總署最新的《地政處作業備考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