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衞生局明日推出「醫健通+連通支援計劃」,鼓勵私營醫護提供者採用已連通至醫健通的臨床醫療管理系統,從而能夠將市民的醫療紀錄存入他們的個人醫健通戶口。「醫健通+連通認證支援計劃」同日推出,方便市民辨認及選擇已連通至醫健通並可為他們存放醫療紀錄的醫護提供者。
支援計劃下,政府將向私營醫護提供者提供專責技術支援及資助,以鼓勵他們採用或更新至市場上已連通至醫健通的臨床醫療管理系統,並在獲得市民授權後,存放他們的電子健康紀錄至個人醫健通戶口。
明日起至明年3月31日,符合資格的私營醫護提供者,以每名合資格註冊醫生計,可申請最多為期12個月每月500元資助,使用已獲認證的臨床醫療管理系統。
現時醫健通的可互通資料範圍涵蓋11個類別的電子健康紀錄。認證計劃會按照醫護提供者可存放電子健康紀錄至醫健通的不同程度,推出金、銀、銅章三級認證;可存放化驗及放射報告至醫健通的醫務化驗中心和放射診斷中心也會設專屬標誌,方便市民選擇相關服務。
認證計劃首階段涵蓋西醫醫護提供者、醫務化驗中心及放射診斷中心。市民可透過張貼在各醫護服務地點的認證標誌,辨識和選擇可存放醫療紀錄至醫健通的醫護提供者,也可透過醫健通網頁及流動應用程式的「搜尋醫生」功能了解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