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生育 加強支援少數族裔

(可按這裏收看行政長官發表施政報告整段附有手語翻譯的影片。)

 

為促進社會發展,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施政報告提出進一步推出組合拳措施鼓勵生育,包括延長初生子女可享額外免稅額的時間,由一年增至兩年;加強日間嬰幼兒照顧服務等,又增設少數族裔關愛隊,加強支援。

 

李家超表示,本屆政府改變以往政府不干預的生育政策,於2023年推出組合拳鼓勵生育,提供不同稅務優惠和支援措施。在2023和2024年,新生嬰兒數目一改連續六年跌勢,2024年更有顯著新生嬰兒增幅,按年多約3,500名。

 

因此,政府會進一步推出組合拳措施鼓勵生育。由2026至27課稅年度起,在每名子女出生後首兩年,納稅人可就該名子女享有雙倍免稅額,即26萬元。措施適用於該課稅年度末所有未滿兩歲的子女。

 

當局未來三年將新增15所資助幼兒中心,共提供約1,500個零至三歲兒童日間照顧服務名額,規模較現時增加近一倍。社會福利署會適當地把較多服務名額撥作照顧零至兩歲嬰幼兒。

 

醫院管理局會繼續增加輔助生育服務名額,2025至26年度會由兩年前的1,100個增至1,500個。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已修訂法例,取消供自用的配子和胚胎的法定儲存期限,今年12月生效。而為方便孕婦輪候醫療服務,會設立關愛窗口。

 

婦女自強基金的年度撥款會由每年2,000萬元增至3,000萬元,資助婦女團體和非政府機構推行更多推動婦女發展的項目。

 

支援少數族裔方面,民政總署會在服務北區和離島區的支援服務中心各增設一支少數族裔關愛隊,同時於全港十間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設立青年網絡和婦女網絡;並在今年12月增設一間少數族裔傳譯及翻譯服務中心。醫務衞生局會推進試行計劃,為少數族裔人士提供情緒支援及輔導服務中心。

 

政府會於2026至27學年把專為非華語學生設計的漢語水平考試學習材料,由高小推展至初中,也會持續籌辦課後中文學習班和組織跨校教師學習社群。

 

為應對社會高齡化的挑戰,政府會成立社會高齡化對策工作組,由政務司副司長帶領各政策局制訂對策,涵蓋安老、醫療、房屋、文化康樂、樂齡科技等,也會考慮推動銀髮經濟發展,明年提交報告。

 

至於兒童保護和支援,政府會在北都古洞北新發展區設立一間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支援區內家庭和兒童,協助並教育離異父母,協商共同肩負照顧子女的持續責任;也會為離開兒童住宿照顧服務而缺乏家庭支援的青少年提供過渡性支援。

 

政府並會為接受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的特殊需要兒童,在升讀小學後第一個學期提供銜接和支援服務。

 

此外,政府會持續優化關愛隊服務。18區關愛隊將開展第二期服務,政府按地區需要新增三支關愛隊小隊,也會根據去年施政報告增加資助金額五成,同時給予這些義務關愛隊更多行政支援,包括聘用行政人員。

 

民政總署會推進多項改善大廈管理的措施,包括在各區議會下設立工作小組交流經驗、按聯廈聯管試驗計劃的成效推廣至其他地區、檢視《建築物管理條例》等。

 

當局將優化處理樓宇滲水問題的檢測程序,利用科技加快確定滲水情況及責任誰屬,要求業主在指定時間內自行檢查和糾正,否則政府會採取進一步行動並收回費用,促使業主履行妥善保養物業的責任。政府並會在舊式樓宇引入物聯網火警偵測系統取代傳統的消防裝置和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