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牛頭角下邨,搖身一變成為東九文化中心這個新文化地標。中心將於11月正式啟用,為觀眾帶來嶄新的觀賞體驗,並推動藝術與科技結合。
中心外牆的遮陽板設計融入舊式屋邨的鐵閘元素,展現地區的歷史特色。而中心內部多個表演場地,均配置專業的舞台設備。
其中,可容納1,200人的劇院設有全方位的沉浸式音響系統及4K高清投影系統,水準媲美世界著名劇院。而劇場的伸展式舞台設計,拉近表演者與觀眾之間的距離,特別適合進行互動性較高的舞台劇。
形館和樂館則為觀眾提供聲音與畫面的沉浸式體驗,令觀眾能更全面地享受藝術表演。創館更是專為藝術科技製作而設的多功能實驗室,館內設有舞台,讓表演者開拓創新作品,並可在正式公演前進行綵排。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文化發展)區玉芳表示,東九文化中心內五個場地的設施均配備最新的藝術科技設備,為藝術家提供便利的演出平台。
中心去年推出試場節目,至今舉辦20套節目共500場演出,吸引超過1.3萬人次入場。上月起,中心開放場地租賃,反應熱烈。當局期望將東九文化中心打造成文化藝術地標。
康文署署長陳詠雯指,期望將東九文化中心打造成類似英國倫敦的西區劇院或美國紐約的百老匯劇院等重點場地,吸引海外著名藝團和本地藝團進行長期演出,同時帶動更多旅客訪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