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醫患 支援解難

醫院管理局新界西醫院聯網暑假期間舉辦青年義工計劃,參加者接受培訓後可參與支援醫院運作,深入認識醫療行業,充實自我。

 

剛剛中六畢業的李紫棋希望將來投身醫療行業,在校期間選修化學和生物科,今年暑假,她更參加青年義工計劃,提前了解醫院運作。

 

儘管參加的決定始於職業導向,但令她最難忘的卻是與病人相處的片段。她說:「到病房與病人聊天很有意義,特別是有些病人可能缺乏親友探訪,義工的關心可以給予他們安慰。」

 

醫患橋樑

 

即將升讀中六的鄭珮珞則是第三年參與計劃。他憶述第一年參加時,初到病人資源中心已感受到身處大家庭的溫馨,之後每年中心都會邀請他參加計劃,安排他擔任不同崗位,更讓他擔任朋輩導師,指導新人。

 

鄭珮珞說,每一年的計劃都會添加新元素,這正是他再三參加的原因。他在活動中認識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體會到生命無常,要珍惜眼前人的道理。

 

他又提到,義工的角色不止服務病人,還能成為醫院和病人之間的橋樑:「接觸病人時,常常聽到他們的建議,我們可以向院方反映,幫助醫院提供更貼近市民需要的服務。」

 

多元體驗

 

青年義工計劃今年吸引約300名15至25歲青年參與,人數創新高。

 

計劃在6月至8月舉辦一連串活動,包括參觀醫院廚房、殮房、急症室、藥劑部等不同部門,全方位認識醫院運作;探訪及慰問病人、陪伴病人治療;宣傳醫管局手機應用程式HA Go;協助市民使用一站式電子服務站等。其間更有職業導向培訓,由不同部門現職人員分享工作經驗,加深義工對醫院的認識。

 

今年邀請了退休醫護人員擔任導師,讓經驗豐富的行內人與義工深入交流。陳淑湞擔任護士35年,她希望義工了解護士的工作範疇其實非常廣泛:「護士的工作並非只是打針、派藥,希望我分享之後,他們會對護士這個職業感興趣。」

 

作為導師,陳淑湞讚賞義工有理想,積極主動,願意學習,而且充滿活力。她期待更多有心有力的青年加入醫療行業。

 

各有所得

 

計劃負責人、醫管局新界西醫院聯網服務總監(基層及社區醫療)吳楊城表示,義工的參與對醫院運作大有幫助:「以門診為例,流程本身已經非常繁複,醫護人員又忙碌,義工便派上用場,帶領病人到不同地點,令整個過程更加順暢。」

 

他又說,青年熟悉科技,義工能快速掌握HA Go和其他電子設備,協助病人使用相關工具,便利醫療流程。

 

計劃涵蓋新界西聯網多間醫院,包括屯門醫院、博愛醫院、天水圍醫院和青山醫院,讓青年義工有全面體驗。今年加入的新元素有由屯門醫院神經醫學中心顧問醫生向義工介紹「磁波刀」技術,讓義工知悉醫院的新發展;也邀請到早前到緬甸協助救災的新界西聯網急症部顧問護師暢談經歷,擴闊義工眼界。

 

吳楊城總結道:「這是一個三贏局面。病人的反饋非常正面,他們感受到義工熱心助人、充滿愛心;醫院不同部門都反映青年幫得上忙;義工自身也在過程中累積寶貴的人生經驗,有助他們全人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