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研發哨兵無人機助偵察干擾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撰文介紹招商局和航景科技聯手打造的低空經濟監管沙盒項目—衛星導航干擾預警機系統。系統為常規出動的無人機作先頭部隊,預先偵察空域有否受衞星導航系統信號不穩影響。

 

以下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8月16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在今年3月批出38個監管沙盒,不同企業、政府部門、研究機構陸續將他們的創新項目在香港的城市應用場景中試行。每次看到不同項目「落地」,更準確地說是「起飛」,都讓我更肯定,只要提供適當的支援和土壤,不論是國際、內地還是本地的科研人才、企業,都能夠在香港打出低空經濟新天下。

 

本周我探訪了招商局碼頭,實地了解招商局和航景科技聯手打造的監管沙盒項目—衛星導航干擾預警機系統。系統可偵察空域,為無人機飛行例如無人機表演提供專屬預測,將低空經濟項目由配送、檢測、表演等開拓至另一層次。我亦很高興得悉項目的前線研發團隊匯聚香港、印尼、巴基斯坦與內地的精英,而且平均年齡僅26歲。我與他們交流期間,完全感受到他們對科研的熱誠,以及對香港的喜愛。

 

「哨兵」掃雷  突破全球衞星導航技術限制

 

無人機能安全飛行關鍵在於以全球衞星導航系統信號作定位,而信號的準確度亦會受機器硬件、電離層閃爍或其他人為因素等影響。

 

由航景科技推出的這個項目派出「哨兵無人機」為常規出動的無人機作先頭部隊,預先偵察需要飛行的空域有否受衞星導航系統信號不穩的因素影響無人機飛行安全。

 

要任務成功,「哨兵無人機」須自主定位,獨立於全球衞星導航系統。團隊自行研發及製作器材及基站,接駁「哨兵無人機」,讓其可以單靠自身感應器定位。系統每次行動都會派出三架「哨兵無人機」,以8字形狀的路線飛行,並作三角定位,將信號傳送回系統的伺服器,再透過人工智能演算法,找出全球衞星導航系統信號受干擾的區域。

 

立足香港、放眼世界的科技  開創本小利大的低空經濟商業模式

 

我很高興得悉監管沙盒令這個由本地公司自主研發的項目在測試上更加方便,協助成就這項技術的推進,項目更已申請中國專利,涵蓋香港。利用這項技術可預先確保飛行空域安全,避開信號不佳的範圍,又或找出干擾源頭,大大提高例如無人機表演的安全系數。我們有信心這系統成功「起飛」後,能減低無人機飛行的安全風險,讓我們有空間與保險業界探討減低無人機保費,裨益整個低空經濟發展。

 

人才傳承  為香港引入智慧支撐

 

衛星導航干擾預警機系統的領軍人物張謙華博士工程師(Angus)是以本地技術方案突破行業限制的專家,他帶領的一班年輕團隊大多在本地院校畢業後留港工作,希望在香港創一番事業。低空經濟發展正為他們提供發展土壤,亦令本地人才庫更多元化。Angus的團隊為項目研發軟硬件,而其合作夥伴— FlightPro 無人機顧問,則擔任「飛手」將無人機帶上天空。他們的本業多是民航機師,其中一名「飛手」告訴我,正因他們深知民航班機極易受全球衞星導航系統信號影響,他們更認同「哨兵系統」的理念。香港受空域與地理限制,發展低空經濟可能更具挑戰,但只要在香港經歷過充滿高山低谷與密集式高樓大廈的地形洗練,將能成為所有無人機項目的獨特履歷。

 

衛星導航干擾預警機系統充分體現了官產學研的結合,由本地科研企業領頭、招商局集團為系統提供了測試場地,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亦為項目提供了實驗室的技術支援。值得一提的是,招商局集團表示會全力支持特區政府探索低空經濟應用場景,配合特區政府拓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透過實證測試和場景落地,為制定行業標準提供依據,並為政策推行積累實務經驗。

 

監管沙盒自3月推展至今,已有不少項目「起飛」,涵蓋食物配送、工地安全、道路巡查、斜坡監察、基建勘察、緊急救援等。低空經濟不只局限於物流配送或無人機表演,亦可發展無人機防衞偵測干擾源作飛行修正,深化低空經濟在香港的長遠發展。我非常期待繼續與大家分享更多低空經濟在協助香港開發新經濟增長點背後的有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