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應對極端天氣的能力,渠務署今年年初起,先後引入六台強力排水機械人,協助處理嚴重水浸。由於成效顯著,署方已再添置三台機械人,本周將運抵本港。
渠務署現有三台「小禹」系列和三台「龍吸水」機械人,雨季至今,六台機械人出動共約500小時。
上星期連場暴雨,其中在本月4日和5日,天文台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期間,渠務署共確認30宗水浸個案,在處理個案的過程中,「龍吸水」機械人出動十次,支援多個較嚴重水浸的地方。
渠務署總工程師盧秋玲會見傳媒時表示,引入「龍吸水」機械人應對水浸的成效顯著,署方正積極添置更多機械人,以應付未來極端天氣帶來的挑戰,其中剛增購的三台「龍吸水」機械人,可於本周運送到港。
新添置的「龍吸水」機械人每台造價約100萬元,與現有的同款機械人同樣具備涉水能力強、機動靈活等優點。
渠務署高級工程師陳卓宗介紹時表示,「龍吸水」機械人在福建省製造,是無線遙控的強力排水機械人,每小時排水量最高達800立方米,相當於約三分之一個標準游泳池的水量。它的排水量設有十個級別,最低一級已達最高排水量的四成多,操作人員可因應現場情況,例如排水渠現有雨水流量,把「龍吸水」機械人的排水量,由第一級逐步提升,務求可盡快完成清理水浸。
他又指,「龍吸水」機械人只需約每八小時加油一次,便可長時間連續工作,加上它操作靈活,其配置的履帶式設計可應付複雜地形,如上樓梯、爬斜坡等,適用於多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