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成就系列—無盡探索:中國的航天、航空及航海」展覽明日至9月7日在科學館舉行。展覽同時展示國家三大領域的成就,旨在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對科技創新的熱忱,強化國民科技自信。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在開幕典禮上致辭時指,是次展覽創下多個第一,包括首次在香港同場展出嫦娥五號和嫦娥六號分別在月球正面和背面採集的月壤。其他首次在港亮相的展品包括嫦娥六號返回艙和降落傘、萬米深潛的海水樣本,以及造船業「三顆明珠」,即航空母艦、豪華郵輪和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的模型。
科學館也首次同場展示多組大型航天、航空及航海模型,包括在戶外展出一比五、高約12米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和實物原大、長約10米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模型,以及在展廳內展出一比八、翼展約6米的「運-20」大型運輸機模型。
陳國基表示,是次展覽有系統地呈現國家的科技創新實力,彰顯中國在全球科技格局的重要地位,強化國民科技自信,為市民提供不可多得的愛國主義教育。特區政府正籌劃設立介紹國家發展和成就的博物館,是次展覽的內容提供了參考。
除來自內地的展品,展覽也介紹香港科學家在國家太空探測和深海探索的重要貢獻。場地設有互動展品「月球基地」和「祝融號探險」等,讓參觀者體驗建設月球基地與火星探索的挑戰。
展覽舉行期間的星期六、日設有定點導賞。科學館又會舉辦一系列活動,包括在明日和下周一舉辦專家講座系列,市民可即場參加導賞及講座。其他活動包括實驗班、工作坊和科學示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