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處按法律和政策處理入境個案
政府表示,入境事務處人員有責任向入境人士查詢,以確定其入境目的。入境人士應當清楚自身過去所作的行為,如當事人拒絕回答有關入境目的的提問,對處理其入境沒有幫助。 政府今日回應傳媒查詢日前有英國國會議員被拒入境香港一事,在聲明中指,政府的一貫政策是不評論個別個案,並指入境處按照法律和政策處理每宗入境個案。 此外,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下午會見身在香港的英國貿易政策部部長艾力生,也就事件交換意見,並重申政府立場。
政府表示,入境事務處人員有責任向入境人士查詢,以確定其入境目的。入境人士應當清楚自身過去所作的行為,如當事人拒絕回答有關入境目的的提問,對處理其入境沒有幫助。 政府今日回應傳媒查詢日前有英國國會議員被拒入境香港一事,在聲明中指,政府的一貫政策是不評論個別個案,並指入境處按照法律和政策處理每宗入境個案。 此外,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下午會見身在香港的英國貿易政策部部長艾力生,也就事件交換意見,並重申政府立場。
香港物流發展局今日召開會議。會上,運輸及物流局局長兼香港物流發展局主席陳美寶就美國濫施關稅的舉措聽取物流業界意見,並商討如何共同應對。 陳美寶表示,業界雖對持續不明朗的貿易格局感到擔憂,但仍遇強越強,並積極探討應對方案。局方將與業界團結一致,應對挑戰,並會擔當帶領的角色,就行業的發展提供更多具體導向,協助業界配合市場轉型。 運輸及物流局將帶領香港物流企業循五大策略應對,分別是開拓新興市場、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港口協作共同開拓新貨源、豁免部分貨物的出入口許可證要求以吸引更多中轉貨物、深化與國際港口和船舶合作,以及擴大航運和航空網絡。 當局期望透過這些策略,為香港物流業尋找新增長點,鞏固及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航空樞紐和國際物流樞紐的地位和競爭力。 運輸及物流局會與香港海關等相關政府部門共同協作,推行更多便利業界發展舉措,例如擴展跨境一鎖計劃、自由貿易協定中轉貨物便利計劃、空陸鮮活產品專屬快線等貿易便利措施,加強香港的貨運中轉樞紐功能。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日下午在珠海出席北師香港浸會大學20周年校慶,並參觀校園設施,了解大學的發展情況。 北師港浸大由北京師範大學與香港浸會大學攜手創辦,為第一所內地與香港高等教育界合辦的大學。 蔡若蓮在典禮上對北師港浸大致以衷心祝賀,表示該院校沿用香港高校的本科課程和教學評估體系,為內地與香港兩地合作辦學提供良好示範。 她指出,多所香港高校積極在粵港澳大灣區内地城市辦學,建立高校聯盟加強合作,實現優勢互補。特區政府會繼續積極參與和推動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協助香港高等院校探索採用更靈活和創新的辦學模式,推動香港和大灣區內地城市校園更緊密合作,促進教員和學生的流動,憑藉兩地校園互相補足的學術架構和設施,致力培育國家發展所需的優秀人才。 蔡若蓮其後與珠海市市長吳澤桐、珠海市台港澳事務局局長黄萃、珠海市教育局局長習恩民等會面,就教育議題交換意見。她傍晚由珠海返港。
為響應和支持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消防處今日在消防及救護學院舉行開放日,讓市民認識該處在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的工作,逾9 ,000名市民參與。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出席升旗儀式並致辭。 陳國基表示,消防處在維護國家安全擔當舉足輕重的角色。他提到於緬甸地震災區完成搜救任務返港的特區救援隊,當中41人為消防處人員。陳國基讚揚特區救援隊的迅速應對和專業精神,展現國家在全球人道主義的承擔,彰顯總體國家安全觀五大要素中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的精神。 陳國基由消防處處長楊恩健陪同參觀國安知識展覽,並到訪學院的國家安全教育暨資源中心。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則在消防及救護學院院長趙汝珏陪同下參觀國安教育攤位。 開放日設置展板及攤位遊戲,以互動方式讓市民了解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學院多個模擬訓練設施、百勝角模擬鐵路站、消防及救護教育中心暨博物館和國家安全教育暨資源中心也同時開放,讓參觀者認識消防處滅火和救援服務,以及消防處人員救災扶危、為民解困的使命。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與貿易發展局合辦的第三屆香港國際創科展今日起一連四日在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數字政策辦公室在展場設立大型智慧香港展館,展出過百項包括由政府部門開發、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技方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前往參觀。 本屆展會以「創新•智動•起飛」為主題,涵蓋低空經濟、人工智能、機械人技術、網絡安全及智慧出行五大領域的尖端科技方案。智慧香港展館聚焦人工智能和數據驅動應用,展出20個部門的創科方案,以及本地創科業界和學生於本地和國內外創科比賽得獎作品。 孫東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時說,本屆香港國際創科展規模較去年大,有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逾500個參展商參展,大會組織一系列交流活動、研討會,讓海內外創科精英、企業家、投資者匯聚一堂,一同開拓環球創科合作機遇。 智慧香港展館設有六大展區,涵蓋智慧生活、智慧出行、 智慧環境、 智慧市民、 智慧政府和智慧經濟,涉及港鐵和香港科技大學,以及天文台、漁農自然護理署、消防處、建築署等部門。
明日為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今年也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布實施《香港國安法》五周年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立法生效一周年。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明早將於會議展覽中心舉辦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暨主題講座。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會以視頻方式出席開幕典禮,並發表主旨講話。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國安委主席李家超表示熱烈歡迎,衷心感謝夏寶龍一直對香港的關心、指導和支持。 李家超指出,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演進,地緣政治局勢日趨複雜,環球經濟增長放緩,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全球不穩定因素增加,香港面對的國家安全風險變化莫測,香港特區政府會堅定不移全面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深入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不斷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深入推廣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他說,香港特區國安委舉辦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並統籌一系列學校和社區活動,有助國家安全的宣傳教育,鼓勵全民參與,不斷提升社會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和氛圍。 李家超續說,在全面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的同時,也要竭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為國家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更大貢獻。
入境事務處預計,本月17日至21日復活節假期期間約有604萬人次經各海、陸、空管制站進出香港。 入境處估計,約505萬人次經各陸路邊境管制站進出香港,陸路出境較為繁忙的日子為本月18日,出境人次約75.9萬,入境高峰期則為本月21日,入境人次約61.8萬。羅湖管制站、落馬洲支線管制站和深圳灣管制站每日平均分別約22.5萬、20.2萬、16.4萬人次出入境。 為疏導旅客,入境處已減少前線人員休假以便彈性調配人手,也會加開檢查櫃枱和通道以疏導人流車流。此外,入境處會連同警務處、海關、港鐵公司在羅湖管制站成立聯合指揮中心,並與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等內地部門緊密聯繫,於需要時採取分流疏導措施,確保過關人流暢順。 旅客可瀏覽入境處網頁查看各邊境管制站的繁忙時間,也可透過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查閱邊境管制站的估計輪候過關狀況,以便計劃行程及減省排隊時間。 入境處又提到,上月31日起調整持有智能身份證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使用e-道服務合資格年齡至七歲或以上。年滿七歲且身高達1.1米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若持有智能身份證和有效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無須預先登記便可在各管制站使用e-道服務,以容貌識別技術自助辦理出入境檢查手續。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就東江水供港60周年撰文指,為保障供港東江水水質,國家過去60年動用大量人力物力進行許多擴建、改造工程及生態環保措施,例如興建專用輸水管道和河流調污治理的基礎設施。 同時,內地也限制開發東江流域沿線保護區,以及在受保護範圍內禁止採石、開礦及大規模禽畜養殖等活動,多年來已拒絕數百個投資項目,涉及總投資額超過600億元。 她又說,香港供水穩定,水質安全可靠,市民需付水費卻相當實惠。她引述國際水協會調查數據,2023年世界39個首都或大城市的水費,由最昂貴起計香港排第30名,明顯低於其他大城市。政府希望透過連串慶祝及紀念活動,讓市民對東江水歷史及國家在保障供水的質和量所作出的支持,有更深切認識及體會。 以下是發展局局長甯漢豪4月13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附短片): 東江水自1965年開始輸往香港,保障了社會有足夠和穩定的供水,讓市民安居樂業,體現了國家對香港的長期關愛。今年是東江水供港60周年,我們以「一脈相連 飲水思源」為主題,舉辦了一連串活動紀念及慶祝這個重要的里程碑。今次,我和水務署署長會分享國家為保障香港優質供水所作的大量工作,以及相關紀念和慶祝活動。 香港淡水資源缺乏 海水化淡比東江水成本高兩、三成 香港的雨水收集不足以應付全港淡水使用需求,因此主要依賴東江水供港,現時東江水佔全港食水用量達七至八成,是穩定可靠的主要水源。 坊間有建議香港自行開拓淡水資源以取代東江水供港,水務署署長黃恩諾解釋,興建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的主要目的在於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以增加供水資源多樣性,屬未雨綢繆措施,而非取代東江水作為主要水源。事實上,海水化淡生產成本比輸入東江水高出兩、三成,作為主要水源並不合乎成本效益。再者,海水化淡過程較耗能,與世界減排的大趨勢亦背道而馳。 為保障東江水水質 內地多年放棄逾600億元投資機會 至於購買東江水的價格方面,黃恩諾表示,有關價格包括了與輸港東江水有關的費用,如基礎建設、系統運作及維修的費用等,以及保護輸港東江水水質措施。不過,費用並無包括內地用於生態保護及其他方面的成本,例如內地限制開發東江流域沿線保護區,以及在受保護範圍內禁止採石、開礦及大規模禽畜養殖等活動,多年來拒絕了數百個大大小小的投資項目,涉及總投資額超過600億元。 此外,過去60年,國家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許多擴建、改造工程及生態環保措施,例如興建專用輸水管道和河流調污治理的基礎設施等,以保障供港東江水水質。去年啟用的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將西江水引入廣東省,有助紓緩東江沿河城市對東江水需求,亦可為香港提供應急備用水源,實現東西江雙水源互補。 香港水費排名30 遠低於國際大城市 香港供水穩定,水質安全可靠,市民所需付的水費卻是相當實惠。黃恩諾表示,現時住戶每月平均水費為44元,佔家庭月入中位數約0.1%,而本港大概有接近兩成用戶因用水量低,而無須繳交水費。 按國際水協會調查數據顯示,2023年世界39個首都或大城市的水費,由最昂貴起計,香港排第30名,明顯低於其他大城市,例如首爾、東京、羅馬、巴黎、柏林、華盛頓等。香港市民能以實惠價錢獲得可靠和優質的供水,更應珍惜用水,避免浪費公共資源。 紀念典禮順利舉行 香港市民心繫國家、飲水思源 國家從初期協助香港應對60年代旱災,至穩定東江水供港,成就香港今天成為國際大都會。特區政府希望透過連串以「一脈相連 飲水思源」為主題的慶祝及紀念活動,讓市民對東江水歷史及國家在保障供水的質和量所作出的支持,有更深切認識及體會。 其中,粵港政府於3月31日舉行東江水供港60周年紀念典禮暨舞動水滴展開幕禮,慶祝這個別具意義的重要時刻。 匯聚國內外業界翹楚 共同探討水務發展 此外,水務署連同多個專業學會於4月1日以「智慧水務‧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舉辦國際水務領袖高峰論壇,雲集世界各地知名的水務行業先鋒、專家、學者和政府領袖,從智慧水務及水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共同探討水務發展的新機遇及合作前景,擴闊業界視野,亦促進跨地域、跨界別協作,同時充分發揮香港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 5月展出歷來最大巨型水滴裝置 至於由國際著名藝術家馬興文特別為慶祝東江水供港60周年而創作的舞動水滴展,展出包括一個18.8米高的巨型水滴和過百個不同大小的不倒翁小水滴,讓市民可以近距離接觸,以藝術作為媒介,宣揚東江水為香港注入生命力和社會共融的文化氛圍,並表現出香港人堅毅不屈的不倒翁精神。 適逢5月母親節,屆時更會首次展出這位藝術家創作的水滴之中歷來最大、高達28.8米的巨型水滴裝置,寓意國家60年來為香港提供源源不絕的東江水,好比母親對子女無微不至、深厚的愛。舞動水滴展即日起至6月13日於添馬公園及中西區海濱長廊舉行,市民可透過網上預約到場免費參觀,詳情請瀏覽網頁。 水務署的工作任重道遠,期望透過連串活動可以令市民理解飲水思源當中更深遠的意義,明白國家對香港的重大支持。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即使面對關稅戰,香港金融市場仍相當穩定。政府期待公司遷冊制度落實後,在海外註冊登記的企業遷冊香港,用好香港的金融和專業服務拓展業務。 許正宇今日出席電台節目後會見傳媒時說,關稅戰影響到香港以至全球,短期內亞洲不同市場會有波動,但香港整體金融市場仍然穩定,股匯交易也暢順。本地監管機構對市場有實時監控,有效識別和管理風險,各界無須太擔心。 他續說,全球政經局勢較為紛亂的情況下,不同機構希望作出多元化發展,又或將業務分散。有見及此,政府期待公司遷冊制度能夠在下月落實,讓原先在海外註冊登記的企業遷冊香港,用好香港金融和專業服務拓展業務。 許正宇重申,香港是自由港,也是穩定而安全的經濟城市。只要持續深耕,做到「人亂我不亂」,繼續發揮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香港前景會更好。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美國公布向全球貿易夥伴施加所謂「對等關稅」後,國際金融市場出現大幅波動。未來市場可能出現瞬間急劇變化,政府會保持高度警惕、做好準備,加強對形勢發展的監控、預測和應對部署。 他說,隨着環球市場變化及其催生的新需求,當局將加速吸引境外資金、人才及企業來港發展。最近不少國際大型金融機構和其他地區的耐心資本對香港市場愈加重視,並深入探討增加在本港市場的參與,也有更多科企希望以香港為基地拓展國際市場。 陳茂波指,針對全球最新變化,已指示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和香港交易所做好準備,若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須讓香港成為它們首選的上市地。在當前環球市場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香港背靠祖國,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下顯得更加穩定和具吸引力。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4月12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 自美國公布向全球貿易夥伴施加所謂「對等關稅」後,國際金融市場出現大幅波動。投資者擔心美國經濟或將陷入衰退,更憂慮環球經濟前景。即使華府稍微調整其措施,但絲毫沒有作出根本改變,投資人的悲觀情緒揮之不去。除了美股大跌、美元受壓,美國國庫債券價格亦急跌、孳息急升。與債價走勢相反的十年期美債孳息,上周錄得24年來最大的一周升幅,令債台高築的美國面對更高的借貸成本和融資壓力,也令人關注市場對美債作為避險資產的信心正被削弱。 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打關稅戰沒有赢家,同世界作對,將孤立自己。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國家以堅定而明確的立場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推動更公平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堅持以合作、互利、共贏為目標,為全球發展提供穩定支撐。這是我們應對這場關稅戰的最大底氣。 上周開始至今,港匯持續偏強,港元兌美元仍處於強方水平,顯示資金仍留在本港市場。港股經過上周一跌勢後大致穩定,上周五恒生指數收市報20,914點,仍略高於今年1月初的水平,上周的平均每日成交額增至4,276億港元,比前周增加約68%。過去一周市場整體繼續暢順有序運作。 面對外圍貿易環境的急劇變化和金融市場的大幅波動,我們之前部署的市場監控機制持續發揮作用。事實上,我們早年已加強了全天候、聯動式、跨市場的實時監察,以防範尤其在市場信心脆弱時可能突現湧現的風險。對於未來市場可能出現的瞬間急劇變化,特區政府會保持高度警惕、做好準備,加強對形勢發展的監控、預測及應對部署。 我們一直密切留意本港各行各業的經營情況,特別是其中的中小企。近日,金管局連同銀行業推出了針對個別行業的進一步支持措施,以協助更多中小企獲取銀行融資和升級轉型。 因應目前環境,銀行業明確承諾會在審慎管理風險的原則下,積極落實早前推出的各項支援中小企措施,並為多個行業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支持。其中,在進出口及製造業方面,銀行同意彈性延長貿易融資貸款還款期,以及提供其他合適的信貸安排,以協助受貿易摩擦影響而出現短期資金流壓力的企業。當中,中小企融資專責小組的參與銀行在其貸款組合中預留予中小企的專項資金,目前已增加至超過3,900億港元。 此外,出口信用保險局亦已推出三項支援中小企的措施,包括:(一)為小營業額保單保戶提供的免費付貨前風險保障,延長至明年6月底;(二)為非小營業額保單保戶提供付貨前風險保障五折保費優惠;以及(三)降低就出口新興市場的保費,保費率與傳統主要市場一致,幫助出口商更好開拓東盟等市場。預計措施可惠及約2,700個保戶,當中包括約1,200個小營業額保單保戶。 美國的極端關稅措施,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規定,嚴重損害了貿易夥伴及投資市場的信心。事實上,在產業鏈、供應鏈全球化高效配置的發展模式裏,只有共同合作才能彼此得益;雙方的分歧亦必須通過相互尊重的溝通,才能有效管控。 面對美國的極端做法,全球各地都正在採取應對措施,包括重新評估美國市場及美國資產的投資風險;加速探索能降低風險的投資配置;加快與其他貿易夥伴商討貿易合作,以及研究在雙邊貿易中更多使用本幣進行結算。 隨着環球市場的變化,以及其催生的新需求,我們將加速吸引境外資金、人才及企業來香港發展。 最近,許多國際大型金融機構和其他地區的耐心資本對香港市場愈加重視,並深入探討如何增加在本港市場的參與。也有不少海外的科研人員和學者正積極考慮轉到香港繼續做研究和工作。最近,也有更多科企希望以香港作為基地,拓展國際市場。 此外,我們亦正積極吸納全球各地優質發行人來港上市。目前,本港已建立便利已在海外上市的企業在港進行雙重上市或第二上市的監管框架。針對全球最新變化,我已指示證監會和港交所做好準備,若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須讓香港成為它們首選的上市地。港交所亦會加緊做好在東盟和中東市場的聯繫和推廣工作,吸引更多當地優質企業來港上市,同時匯聚更多國際資金到港,進一步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實力和地位。 香港背靠祖國,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下,香港在當前環球市場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顯得更加穩定和具吸引力。只要我們齊心合力辦好自己的事,香港必能在這個變局中以更有利的條件開創新局面。